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奠基人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学家石毓澍教授和周金台教授,1955年石毓澍教授、周金台教授开展心导管技术,开创了我院心血管病专业的工作。1958年成立院级心血管组(内科、心外科、儿科、放射科组成),1961年成立心脏病房,1972年内科按专业成立心肾组,1981年成立心血管组,1986年成立心脏科。历经半个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心血管内科诊疗中心,总体医疗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成为天津市及周边地区心血管病,尤其是危重、疑难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基地。
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注重人才培养,具有一支由老、中、青组成的合理人才梯队,拥有一批业务精良的学术骨干。现有医护人员8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 2人,硕士生导师3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 5 人、主治医师 5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下设门诊、病房、超声心动图室、心电学室、冠心病实验室,细胞电生理实验室。总医院介入心脏病学研究室下设介入手术室,冠心病介入研究组,心律失常介入研究组,先天性心脏病研究组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等。心血管内科目前设有3个病房和1个CCU监护室,共94张床位。拟于今年成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介入心脏病学研究室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介入心脏病学研究室前身心导管室成立于60年代,目前拥有两个心导管室,并配有世界先进的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和其他各种医疗设备,包括2台德国西门子公司新型介入影像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六十四导电生理记录仪、心脏程序刺激仪、血管内超声成像仪、和血液动力监测系统等。每年完成各种心导管手术数2000余例,包括冠心病介入诊治(包括冠脉内球囊扩张术及支架安置术),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导管治疗,起搏器植入,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监护室(CCU)
CCU成立于1979年,具有先进的监护和医疗条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24小时无间断的术后监测为每位患者提供24小时无间断的治疗和护理,已成功救治大量复杂心血管危重症患者。
超声心动图室
超声心动图室现拥有先进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两台(三维超声一台),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除了开展常规的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外,还开展了负荷超声试验、心肌组织多普勒定量检查、胎儿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和房间隔封堵术的经胸及经食道超声监测,心肌同步化治疗心衰的术前术后评价,经食道超声监测先心病和瓣膜置换手术、超声声学造影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心功能超声检测等多项技术。
心电学室
心电学专业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具有近50年丰富的诊断经验。可进行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血压、12导同步心电图和食道调搏等各项心电学检查。率先开展直立倾斜试验,填补了我市该项空白,提高了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细胞电生理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细胞电生理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设备,主要包括美国MDS公司生产的Multiclamp 700B膜片钳放大器、Digidata 1440A数模/模数转换器及Pclamp 10软件包、全电动、手动两种微操作器、微电极拉制仪及抛光仪、Olympus倒置显微镜和Langendorff心脏离体灌流系统。可进行全细胞及膜片电生理实验研究。可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各种心律失常疾病心肌离子通道进行深入研究。
医疗工作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诊断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病方面已积累近50年的临床与研究经验,取得丰硕成果。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的治疗为特色。除开设心血管内科专家门诊、普通门诊以外,还开设有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器门诊、房颤门诊和先心病等特色门诊。2007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门诊病人5.8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心血管内科已完成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外周血管病(如肾动脉狭窄等)和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全面开展国内现有全部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院。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早在1998年在天津地区首先建立了真正暂免收费的急性心肌梗死急症介入治疗抢救的 “绿色通道”,挽救了大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在国内较早、我市首先开展了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血管内超声术、冠脉内旋磨术、冠脉切割球囊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多项新技术,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急症介入治疗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起搏和电生理专业(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70年代初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周金台教授在全国首批开始研制和临床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动过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1994年起连续被北美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批准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国际访问学者研修中心”,同年被亚太地区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指定为“亚太地区起搏器测试和咨询中心”。周金台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长Q-T综合征的电生理学机制—触发后电位”,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研成果奖。1998年在天津市和全国首先将起搏器安置术中经传统的锁骨下静脉入路改进为经皮穿刺胸廓外锁骨下和腋静脉术式,在国内较早、我市首先开展了双腔ICD治疗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三腔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天津市空白。目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已是天津市首家能独立完成Carto和Ensite两种三维电标测指导下进行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的中心。
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疗法是开胸手术,创伤大,对病人尤其是少年儿童造成很大的痛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全面开展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复杂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欢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为全国首批获准进行心血管病临床药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主持和参加了多个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为我国循证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心血管内科开展的诊治项目
一、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三、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预防和治疗
四、各种急、慢性心脏病的抢救及治疗
五、各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段:
1.冠状动脉造影
2.冠脉球囊成形术和/或支架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直接介入治疗
3.周围血管造影及血管成形+支架术:
(1)主动脉、内乳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和股动脉造影;
(2)颈外动脉和椎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和股动脉等血管成形和支架术
4.心脏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
(1)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5.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和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诊断治疗:
(1)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2)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
(3)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
(4)复杂先心病等
6.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成形术等
7.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
单腔、双腔及三腔起搏器(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血管迷走晕厥,长QT间期综合征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人才培养
自70年代开始周金台教授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习班讲课。自1998年起举办五项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有国家级“临床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临床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新进展”两项,市级“现代冠心病监护和护理学教程”、“心血管病患者在院与出院前健康教育护理培训班”、“天津市社区医生心血管病防治的规范化培训”三项。自2000起先后派出6人次赴美国亚里桑那心脏中心、英国牛津大学JR医院、德国莱比锡大学心脏中心、印度阿波罗心脏中心及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研修介入心脏病学、超声心动图学及临床护理及管理。我科曾接收来自多哥、巴基斯坦、朝鲜、白俄罗斯的研究生和进修生。
学术交流
1986年11月,我院承办“全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术会议”应周金台教授邀请,美国PACE杂志主编、世界最著名的心脏起搏专家Dr. Furman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1998年以后,先后邀请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介入心脏病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1999年举办“全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学术会议”。2001年9月我院承办“中国心电学学会第八次会议”。2004年4月我院承办“全国第七届介入心脏病论坛”,与会人员达1500多人。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